周日晴好,适宜散步。
走到沱江河边,老婆问女儿,走左边,还是右边?女儿说“随便”。
想起女儿近来表现,老婆对“随便”一词,有些反感。早上醒来,问女儿开不开复读机听英语,她说“随便”;早饭吃什么?还是“随便”。
难道这就是女儿所说的“选择恐惧症”?她上次就说什么天秤座啥星座的人会对选择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惧?
想起这,老婆加重了语气,“你读高中,选择直升成外,还是放弃?”女儿反应快,“直升”。
“选择实验班,还是平行班?”“实验班”。
原来女儿是不愿对一些不重要的小事做出选择。但大事不糊涂,她敢于拍板。
我适时调停母女俩的争论,顺便拿出手机看微信。
发现一篇不错的文章:下一个10000小时,你打算怎样度过?
我觉得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。“每天5个小时,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、上网、聊天,那么七7年后,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……”
“你应该花1分钟想一想,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,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,7年后,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。”
六六说自己就是经过7年的努力写作,才成为一名作家,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举办过1200场音乐会,比尔·盖茨在发家之前已经做了7年的程序员。
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,当初也面临选择的困惑。他们一旦选择了努力方向,就一直坚持下去,假以时日,就受惠于自己当初的选择。
“不争是最大的智慧”,不妨我们选择不争论,一起来分享这篇文章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