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到好处,永远不可能。
W哥说,中国卫星股票19元时,最应该进,现在23元,有点“进退维谷”了。
没有谁说得对,这个世界由一连串的偏见组成。昨天的真理,乃今天的偏见。古人说,“三十年河东,四十年河西”,他偏要给你说“三年河北,四年河南”。
看他们说房市,谈股市,唾沫横飞,却没有几个人说得准。
有媒体讲,“楼市这次真的不一样,地产商需降价30%才能挺过去。”如果降价也无人买,地产商只有跑路了。近来跑得不少,看来媒体尽说假话。
有人说,楼市不行,股市必火。“大妈”些会将炒房的钱纷纷抱到股市去。
房市冷了两三年,股市依然不温不火。牛不牛、熊不熊的,就像一个中性人,有点阳刚,又母兮兮的。
这也许是经济的“新常态”,疲软,不温不火。更多的努力工作,却没有容身之所,马云之流财富急剧放大上1000亿,清洁工之流年入1万多点。阶级“两头”在放大,中产阶级在萎缩。
不改革不行。改革的方向,一在“均衡”,二在“活力”。
先说“均衡”,都要就业,都要领钱吃饭。但“就业的扩大会带来工资的下降或劳动力的廉价”。街上的清洁工(多是50、60被拆迁的农民工)三步一岗、五步一哨,多,公益性就业,他们的工资多少呢,每月工作30天,每天12小时,月入仅1500元左右。
再说“活力”,要市场进位,国退民进。但审批的问题、监管的问题、腐败的问题,牛毛般的大小问题不解决,活力动力从何而来?
我说了这么多,均是“偏见”。说是必须的,说对说错,是不确定的。正如明天的股市,是涨是跌,涨多少,跌几点,上帝也说不准。
评论